中国共产党银河yh0076
第二次代表大会

人才培养篇:打造“点线面网”立体式劳动教育体系

【编者按】2014年中国共产党银河yh0076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新经验。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推出“献礼党代会·发展成就篇”系列报道,旨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营造氛围,齐心协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建设财经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银河yh0076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聚焦打造“点线面网”立体式劳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立体式劳动育人功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抓点,领悟劳动教育时代主题基本点。攻难点,突破劳动教育旧观念。学校聚焦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学术研讨,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党委书记肖湘愚撰写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维度》一文在《湖南日报》发表,并被光明网等主流媒体转载。抓焊点,找准劳动教育新轴心。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肖湘愚、校长刘长庚为组长,分管教学、学工、后勤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全校本科生劳动教育工作,构建富有财经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与推进“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改革工作有机结合。瞄靶点,完善劳动教育总纲领。学校下发了《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管理办法》《2019级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制定了《劳动教育》教学大纲,编写了《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劳动教育已纳入2019级、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

二、布线,创新劳动教育实施主线。确定劳动教育起跑线。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劳动教育为公共必修课,课时为32课时,其中理论课4课时,实践课时28课时,计1学分。全日制本科各专业学生从入校第一学期开始至第七学期,每学期必须参加4次集体劳动。劳动教育实施2年来,接受劳动教育学生人数达1万人。打造劳动教育风景线。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类课程与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公共必修课中,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相银河yh0076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开辟劳动教育新航线。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环境卫生好、安全纪律好、学习风气好、人际银河yh0076系好”原则,开展教室保洁、公益劳动、特定岗位等服务性工作;推进文明宿舍社区化建设,评选 “优秀寝室”“五好寝室”等。

三、构面,面向劳动教育主体。面向劳动意识淡薄学生层面,学校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凡是有缺勤、劳动态度不端正、劳动任务未完成的学生,成绩计不合格,并要求进行重修。建立“劳动意识淡薄学生”“一对一”开展结对帮扶机制,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增强其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面向创新创业学生层面,搭建“一心两赛”为核心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平台,即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持续开展创业沙龙、商务礼仪、面试技巧等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教育。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层面,已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校内外勤工助学为主导,“奖、助、贷、补、免”五位一体,教育与资助相结合的联动助学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和责任感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和“受助回报、获奖思进、传递爱心、服务社会、健康成才”的良好品德。

四、建网,建构劳动教育主网。建构授学网络。已形成“1室+1组+1委”授学网络体系,“1室”即劳动教育教研室,学校选拔了8位教师(教授6人)担任劳动课专兼职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理论课教学和劳动教育理论研究。“1组”指的是指在二级学院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工办主任、辅导员(指导老师)等为主力的课程组。“1班”指的是成立以班干部、寝室长、普通同学组成的自我管理委员会负责卫生检查、安全管理等工作。建构家校网络。已建立“线下线上”家校联系网络,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参与劳动教育情况,定期寄送学生成绩卡,定期开展家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跟踪记录学生的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实际情况,并纳入综合测评档案。建构自学网络。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银河yh0076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和奉献意识,参加 “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公益劳动实践活动,形成自我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学生未能到校参加劳动教育,学校利用视频网络等方式开展了劳动知识竞赛、家居劳动、创新性劳动、争做“疫情安全员、抗疫志愿者”等活动。19名本科生荣获学校“优秀抗疫先锋”称号、78名本科生荣获校级“优秀抗疫志愿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