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价值引领·数智赋能·产教融合,推动高校课程改革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5-04-04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新工科及数字化背景下,《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需要匹配新形势下工程造价岗位所需的应用能力、数智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适应新型城镇化及建筑工业化发展。

银河yh0076工程管理学院《工程估价》课程教学团队通过不断深入分析学情、持续跟踪调研企业需要及毕业生工作状况发现,传统工程估价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教学痛点:新工科理念下思政元素融入不充分;课程教学与数智人才需求有差距;教学效果理论联系实践有限,产教“脱节”。针对教学痛点,《工程估价》课程教学团队在新工科及数字化背景下,以BIM 技术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基于“价值引领+数智赋能+产教融合”联合驱动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创新理论与实践。

五维教学创新举措重构教学范式

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思政元素。 基于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造价工程师岗位素质要求,在“立德树人、同向同行、协同推进”的课程思政理念引导下,确立“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模式。以 OBE 教学理念为引领,依据“模块化”内容,将课程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在一起,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达到课程学习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目标。

构建“岗赛课证”的课程内容体系。搭建“工程造价师岗位能力分析、课程教学模块拆分、思政元素浸润、真实项目融入、成果输出”逻辑链条,以企业真实项目典型任务为载体,对接学院“1+X 造价员、BIMer工程师”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融合全国BIM毕业设计大赛等赛项规程,以成果导向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挖掘课程知识增项,补充并优化银河yh0076键知识点、知识单元和知识模块,构建“岗赛课证”的课程内容体系,推动课程内容的重构与再造,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对接。

构建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进阶式工程化教学模式。课程团队以需求侧为引领,将企业用人者的经验作为重要资料纳入教学创新改革范畴,构建“企业真实项目”的进阶式工程化教学模式。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典型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融教、学、做为一体,线上线下教学交错进行,创造与造价工程师岗位工作环境相符合的教学模式。

融入BIM技术与实地教学的教学方法。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新工科及数字化背景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BIM 三维模型展示法、实地教学法。 BIM三维模型展示法实现平面到空间的转换。 BIM 技术让学生摆脱二维图样空间理解束缚,从高纬度深入了解造价管理项目,提前发现目标项目的重点、难点等,全方位培养大局观和工匠精神。 实地教学法引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造价问题,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组织学生进入现实中的工程项目部,在建筑工地开展教学让学生实地观察、亲手丈量、分组计算、评比选优。实地教学让学生尝试将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与对接。

构建“多元化、过程性”课程考核体系。为全方位考核学生的课程表现,课程评价维度围绕理论知识掌握度、技能掌握度、课程参与度、小组任务完成度、情感内化度、能力形成度六个方面进行。课程评价注重过程考核,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并且结合素质考核,注重从学生职业素养、团结协作精神以及项目团队任务完成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课程改革彰显成效

人才培养见实效。创造能力有提升。近5年,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4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篇,二类期刊论文4篇,三类期刊论文4篇。项目实操有成绩。近3年,在全国大学生BIM毕业设计大赛等A类赛事中共斩获各类国家级奖项24项,获奖学生近112人次。在企业真实项目典型任务的教学模式培养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显著加强,产教融合得以显现。创新创业有发展。近5年,团队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立项24项(包括国家级13项、省级9项)。

课程质量有提升。由教学团队承担的《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实训课程》入选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团队主持人主持的《工程力学》课程入选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同时入选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教学团队立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竞赛2项;近5年,教学团队共获校级A类课程8人次。

示范推广显成效。教学团队成员作为副主编编写出版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被省内6所高校采用;教学团队立项省级教改项目 5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在中国知网累计被引用30余次,累计被下载 900余次;以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为重要内容的教学成果获校级一等奖2次,被“新湖南”媒体多次报道,并被中央财经大学、南昌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等高校采纳吸收。

未来,《工程估价》课程教学团队将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加强协同育人,培养智能建造与运维领城发展急需的工程造价管理创新型人才。



下一条:搭建优质双选平台,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工程管理学院2025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活动回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