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院(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正文
印朗川
发布时间:2024-10-17 发布者:印朗川 浏览次数:


印朗川,男,汉族,湖南桃源人,理学博士。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论文3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目前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文化景观、人居环境、传统村镇、聚落形态等方面的研究。

学习经历:

2007-201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农学学士

2011-2014,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理学硕士

2018-2023,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理学博士

科研项目: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湘江中上游地域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基因谱系构建研究(24YJC850018(主持)

[2] 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开放基金:沅江流域传统村镇文脉传承创新研究(RJ19K01)(主持)

学术论文:

[1] 印朗川,刘沛林.湘江流域传统民居平面原型基因的类型表达及空间分异[J].地理研究,2023,42(8):2191-2210.

[2] 印朗川,刘沛林,李伯华,.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基因图谱研究——以湘江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2023,43(6):1053-1065.

[3] 印朗川,李伯华,刘沛林,.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胞的生物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22,42(3):182-189.

[4] 印朗川,李伯华,刘沛林,.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胞的生物特征研究[Z].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2022(7):58-66.

[5] 印朗川.传统特色作物商品化的地域表现与保护潜力[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2):34-38.

[6] 印朗川.基于食品安全的生鲜消费空间新模式解读[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43-46.

[7] 徐孟志,李继霞,印朗川,.中国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再野化——基于TSD模型的检验[J].资源科学,2023,45(8):1634-1646.

[8] 李冬梅,张新新,印朗川.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2):197-198.


上一条:易浪
下一条:郭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