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被评为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课程评为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设课程,我校财务管理专业与课程建设由此迈入新的时代。
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湖南省财会学校所开设的系列课程,包括《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商业企业财务管理》等。1997年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我校于2001年正式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由此拉开了财务管理专业“独立发展”的序幕。2006年财务管理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9年财务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同年财务管理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财务管理专业正式招收本科学生,在2019年湖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获得A等级。本专业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行业需求为导向,教学质量为根本,师资队伍和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截至2020年7月,本专业七届毕业生共授予879人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具有博士博士生导师资格3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财政部会计名家1人,芙蓉学者1人。教师队伍配置合理,研究基础扎实,学科发展潜力较大。财务管理专业带头人伍中信教授,是我国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发起人,中国会计界第一位财务学博士后,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咨询会员,湖南财政与会计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会长,湖南省会计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会计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专家,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会计研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编委,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6项国家级课题,在《会计研究》等权威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专著有《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产权会计与财权流研究》《现代财务经济导论——信息、产权与社会资本分析》《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其中“财权流”的提出为现代财务理论赋予了灵魂与核心,使现代财务从真正意义上有别于传统财务,对现代财务治理理论具有开创意义。

承办湖南省大学生财务大数据应用能力竞赛
为促进本专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先后建立了湖南省产权与会计研究基地和企业财务信息与资本市场效应省级重点实验室,创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财务学会---湖南省财务学会,形成本专业研究的三大支撑平台。为了适应“大智移云物”的时代背景,本专业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特别是对实验室进行了全新改造,打造智能财务、IT审计等实验项目,并着力设立数智财务方向班,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办成深度契合社会需求、在省内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人才培养基地、社会服务阵地和文化传承领地,全面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学生在华中区高校企业价值创造竞赛中获得佳绩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社科重点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国家自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会计研究》、SSCI及SCI源刊等发表相银河yh0076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篇SCI论文列入ESI前1%。研究成果分别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2份政策咨询报告分别被国家社科规划办2015年第14期、2013年第37期《成果要报》2次采用,报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决策参考。3份政策建议分别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肯定性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