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学校是学生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结核病很容易发生校园内传播、扩散。
一、学校肺结核疫情特点
近年来,每年报告的肺结核患者数居我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的第二位;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数约占全人群报告的4%-6%,仅次于农民、工人和离退休人员中的患者数,是结核病发病的重点人群之一。从年龄来看,15-24岁年龄组约占学生报告发病总数的85%,即高中阶段、本专科阶段的学生发病数较多。
二、学校师生确诊肺结核后应该怎么办?
学校师生一旦被确诊为肺结核,应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确定是否休学治疗。同时应及时告知辅导员或校医务室,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
不应向学校隐瞒病情带病上课,或不向医疗机构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如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肺结核病传播、扩散,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需依法承担责任。
休学的学校师生要根据病情采取住院或者居家隔离治疗,治疗期间要积极调整心态,按时服药和复査。
患病的学生经过规范治疗、完成疗程,由学校所在地定点医疗机构开具复课证明,方可复学。
三、如何预防和控制结核病
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并将其与其他人群分开。
2.阻断传播途径,对痰液等进行消毒处理等。
3.保护易感染人群,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与传染性患者接触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等。
4.另外,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如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卫生和锻炼身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