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适应教学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同时也便于以后重修辅修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就做好新课程代码的编制与入库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1.唯一性原则。课程代码是课程信息的载体,须具有唯一性,实行一门课程一个代码(申请的新课程一定不能与课程总库中的已有课程的性质和学分相同,以免产生一课多码)。
2.稳定性原则。课程代码一经编制并使用,即纳入课程信息库作为课程元数据,过程中不得随意变动和增减。
3.有序性原则。课程代码应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衔接性和实际需要,有序编制。各专业要认真理清所开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明确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前后银河yh0076联,对应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合理设计前置与后置课程,优化课程组成结构,避免编码编制的随意性。
4.规范性原则。一门课程应具有完整的课程信息,具体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开课单位、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考核方式等,并按照相应的编码规则进行编制。
二、编码规则
1.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必修课、通识教育必修课、学校统一开设的集中实践课由学校统一编码。
2.各专业课程(含必修和选修课)及各学院自行开设的集中实践课,均由二级学院自行编码,编码规则如下:
每门课程的课程代码为8位数,分别反映课程的开课院(部)、开课系(教研室/课程组)、课程序号、课程类别。第1-2位数为院(部、处、中心)代码,第3-4位数为开课系(教研室/课程组)代码,第5-7位数为课程排列序号(编码从001开始),第8位数代表课程类别。院(部、处、中心)代码由学校统一编号如下:
院(部、处、中心) | 课程编号 |
教务处 | 00 |
会计学院 | 01 |
财政金融学院 | 02 |
工商管理学院 | 03 |
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 | 04 |
公共管理学院 | 05 |
外国语学院 | 06 |
工程管理学院 | 07 |
人文与艺术学院 | 0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9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10 |
体育学院 | 11 |
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 12 |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 13 |
厚生国际教育学院 | 14 |
经济学院 | 15 |
图书馆 | 16 |
保卫处 | 17 |
实验实训教学中心 | 18 |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19 |
课程类别/性质编号规则如下: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必修课、 通识教育必修课 | 1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2 |
学科(专业)基础课 | 3 |
专业必修课 | 4 |
专业选修课 | 5 |
集中实践课 | 6 |
3.如果各专业均开设的同名称的集中实践课程,课程总学时(包括讲授学时和实践学时)和学分完全相同,但由于各课程的归属不同(如属于不同的二级学院或二级学院的不同系部),课程代码不相同。如工商管理学院的《学年论文》课程代码的编码规则如下:市场营销专业的《学年论文》课程代码是03020026,物流管理专业的《学年论文》课程代码是0304002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年论文的课程代码是03050026,其他各专业此类课程代码的编码规律以此类推。
4.同一门课程虽然名称和属性都相同,但如果课程学时或学分等不同,建议用课程名+A(B)以示区别,且使用不同课程代码以示区分。如《高级财务会计》均是专业必修课,64学时4学分的课程名用《高级财务会计A》,代码为01010434;32学时2学分的课程名用《高级财务会计B》,代码为01010444。
5.通识教育选修课(网络)统一由教务处编码,同样按照以上编码规则编写课程代码。通识教育选修课(网络)的课程代码第3-4位的数字04代表是超星集团的课程,数字05代表是智慧树的课程。如:超星公司的课程《考古与人类(网络1)》,则课程代码是00040012。智慧树公司的课程《弟子规与人生修炼(网络2)》,则课程代码是00050452。
三、新增课程信息编入申请、审核入库流程
编制工作人员在教务系统按照以上要求编写新增课程代码之后,再将新增课程进行四级审核,最后由教务处审批之后进入课程总库。
新增课程操作:基础资源→课程资源→新增课程申请→点击左上角“增加” →输入正确的课程信息按“保存”
新增课程审核流程:编码工作人员(或系主任本人)→系主任→教学副院长(本课程教学副院长)→教务处教务管理科副科长(贺文静)→教务处副处长(汪小英)。
附件:详见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