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专业建设 -> 正文

银河yh0076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来源: 时间:2017-08-14 作者: 点击: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的精神,促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主动适应国家及湖南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财经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突出学校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特色,构建我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合理的本科专业体系,形成服务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群,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把我校办成财经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

“十三五”期间,将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突出内涵、提高质量,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专业布局。

——坚持适应社会原则。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湖南及周边地区的主导产业及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民生改善,不断调整改善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间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核心竞争力。

——坚持内涵发展原则。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培育专业办学特色,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立以重点学科专业为龙头、相银河yh0076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带动全校专业建设与发展。

——坚持以生为本原则。以增强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为导向,改革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多样的、灵活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扩大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的选择权,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

——坚持动态发展原则。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本着有利于学校教学组织的结构优化,有利于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培育和彰显,建立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专业预警和专业退出机制,激发办学活力,提升专业影响力。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适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成结构更为优化、特色更为鲜明的财经专业体系,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专业综合影响力显著提升。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得到全面、深入的实施,产学结合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基本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丰硕,省(部)级层次的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更趋健全,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面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二)具体目标

1.专业设置与规模。“十三五”期间,学校将集中主要精力办好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历教,并新增 15个本科专业,使本科专业数量达到 39个。采取全面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分期、分级、分批建设好一批重点专业,建成 4-5 个具有行业特色省内领先的品牌专业;全面建设新办专业,使我校新办专业达到合格标准,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专业特色、优势明显的本科专业布局结构和体系。争取在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4个专业申报成功1-2个硕士专业。到2020年普通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达到14000人左右,专业硕士在80人左右。

2. 课程建设。力争8-10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标准,50门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标准,100门课程达到校级重点建设课标准,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资源共享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遴选一批外文教科书作为专业课教材,建设双语教学课程30门,组织编写30-35部教材,开发实验教材8-12部,力争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5部,争取有5-7本教材获省部级奖励,资助出版教材20部。

3. 实验与实习基地建设。新建5-8个实验室,12-18个校外实习基地,每个专业建成1个稳定的综合性实践基地和2-3个运行良好的专业实习基地。建成校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4个,力争3-5个省(部)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获批立项。分步建设5个左右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增2-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力争实现立项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 教学团队建设。建成校级教学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立项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类项目150项,省部级教研教改类项目100项,培育高层次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力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1.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紧紧瞄准金融服务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迅速的现状和广阔的空间,以提高服务区域、行业需求能力为引领,将重点推进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与生产性服务业对接的专业结构体系,发挥管理学中的会计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优势,整合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各专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专业,积极申报新设资产评估、文化产业管理、物联网工程、网络与新媒体、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本科专业,整体推进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2.依托财经优势特色,加快推进品牌专业建设。依托过去行业办学的优势,继续坚持财经办学特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打财经品牌,集中精力建设自身比较有优势的学科专业,形成特色和品牌。继续做大做强会计学、财政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专业,把会计学、财政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瞄准国内外专业建设的前沿,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口,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与质量。充分发挥财政学、金融学的领头、带动、辐射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积极培育与财政学、金融学优势专业相银河yh0076的专业增长点,特别是具有强烈社会需求和良好发展势头的专业,如投资学、商务经济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应用统计学等专业,建立相银河yh0076专业集群。在其他学科各专业中突出学校财经特色,形成学校优势专业的支撑和延伸。

3.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提升专业建设内涵。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根据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需要,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动专业融合式改造,注重专业与课程体系的改造与升级,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提高传统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建立专业建设发展体系,分类推进优势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通过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种建设措施,提升专业建设的质量和竞争力。

4.发挥办学的综合优势,积极稳妥增设其它专业。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创新的银河yh0076系,充分利用现有各专业在师资力量、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把改造传统专业与其他专业设置相结合,文学中积极申报社会需求旺盛的西班牙语、网络与新媒体等本科专业;工学中以计算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为依托,积极申报紧密对接产业链,同时与生产型服务业相银河yh0076的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管理学中申报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继续申报法学专业,适当发展教育类、艺术类本科专业,拟开办休闲体育、艺术品鉴赏与评价等本科专业。到2020 年,文学专业数达到6个,工科专业数达到5个,理学专业1个,法学专业1个,教育学专业1个,艺术专业1个,使理、文、法、工、教育、艺术专业占学校本科专业总数的38.5%,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人、财、物的合理流动。

表2 “十三五”新开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所属学科门类

开办时间

开办部门

1

投资学

020114

经济学

2017

财政金融学院

2

劳动与社会保障

110303

管理学

2017

公共管理学院

3

网络与新媒体

050306T

文  学

2017

人文艺术学院(筹)

4

金融数学

020305T

经济学

2017

数学与统计学院(筹)

5

商务经济学

020118

经济学

2017

财政金融学院

6

法学

030101K

法  学

2018

公共管理学院

7

休闲体育

040207T

教育学

2018

体育学院(筹)

8

体育经济与管理

120212T

管理学

2019

体育学院(筹)

9

物联网工程

080640S

工  学

2019

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

10

城市管理

110308

管理学

2019

公共管理学院

11

保险学

:020303

金融学

2019

财政金融学院

12

应用统计学

071202

理  学

2019

数学与统计学院(筹)

13

金融工程

020302

经济学

2020

财政金融学院

14

西班牙语

050206

文  学

2020

外语学院

15

艺术品鉴赏与评估

自创

艺术学

2020

人文艺术学院学院(筹)

5.完善专业管理,开展专业评估。继续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每个专业遴选1-2名专业带头人。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银河yh0076于组织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2016〕6号)和湖南省教育厅等相银河yh0076要求,积极开展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完善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和调整的自律机制,进一步完善各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毕业生质量反馈机制。对部分竞争力不强,招生、就业状况不好的专业进行改造,缩减招生计划或实行隔年招生。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对报考率、报到率和就业率持续偏低的专业停止招生。

(二)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升学科专业水平

1.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吸引人才、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机制,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积极引进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成一批学术梯队和教学团队。完善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继续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积极推动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双师双能”素质授课教师比例。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访学,选派教师进修学习、短期培训。实施新开课、开新课及新进教师准入制度,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重视教学学术,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完善教师教学业绩评价制度,实行教师分类聘用、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教学奖惩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奖励制度,加大对教师优秀教学成果的奖励和推广力度。

2.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在抓好校级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支持精品课程(群)建设,努力形成以达标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体系验收工作。争取建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充分利用教育部“大学公开课”等优质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案例库等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网络教学,参与湖南省高校在线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教材选用机制,选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材,继续鼓励、资助教师编写教材,重点支持校企合作教材、通识课程教材、职业课程教材、学科专业竞赛教材的编写,奖励优秀自编教材。

3.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吸收企业投资或校友捐赠,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资金,设法扩大筹资渠道,确保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来源的稳定。2016-2020年学校拟筹集经费6300万元用于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其中2016年投入900万元、2017年投入900万元、2018年投入1500万元、2019年投入1500万元、2015年投入1500万元,建成覆盖全校各专业的实验室体系。坚持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严把设备购置的质量银河yh0076,做好实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不断提高实验设备的科技含量,初步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互惠互利、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与质量,重点建设能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基地。至2020年,全校仪器设备总值达到0.7亿元以上,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5000元。

4.加强专业图书资料及数字化校园建设。继续加强纸质文献资源建设,优化馆藏实体资源结构;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努力建成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资源体系。到2020年,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68万册(其中外文图书达到2万册),纸质期刊达1500余种,电子期刊有4000余种,数据库总量达到18个左右,本地数字资源总量达15TG。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手段,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围绕教学需要,构建多种教学管理和服务系统,使校园网成为能够支持多种应用的高效数字化实施平台。进一步加强课程信息环境建设,不断丰富网络课程资源,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

(三)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 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精简课程门数,精选教学内容,加强通识教育,加强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对接,进而形成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鼓励教学单位根据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积极探索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沟通衔接,一体化发展。

2.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推进和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广泛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继续开展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英语教学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将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渗透到大学四年教育全过程,不断提升应用性人才的就业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基于校园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改革,努力拓展单位时空内教学信息资源的通道和容量,增强教学的交互性,建构个性化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加强课程考核改革,推进教考分离。减少期末命题考试科目,增加非命题考试课程;提倡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采取大型作业、撰写论文、口试、实践操作、设计创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考核。

3.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本科专业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各专业技能培养方案,明确各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及实施办法。制订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加强过程监控,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提高真题真做比例,确保有50%以上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训、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中完成。加快实验实训项目更新,每年实验实训项目更新率不低于10%,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数,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比例不低于80%。全面推行实验室开放,加强对学生自主实验的指导,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学科竞赛;提炼一些校级学科竞赛项目;倡导各二级学院开展专业性强的学科竞赛。

 4. 改革人才培养制度,试行学分制。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扩大学生选择课程、选择学习进程、选择任课教师的自主权,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较为宽阔的空间。加大课程开发与建设力度,不断丰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为实施学分制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健全学生学业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及选课后学习的指导。组织编写或修订各专业所开课程的考试大纲,加强试题(卷)库建设,为全面实行教考分离创造条件,逐步增加教考分离的课程门数。建立健全与实行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与建设制度、非课程学分评定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奖学金评定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修订完善选修、免修、重修、替修、主修、辅修等实施细则。

(四)强化教学管理,全面实施教学质理监控与保障体系

1.全面实施教学质理监控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教研教改、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管理制度等监测评估,开展对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等的满意度调查。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工作体制,强化教育督导和执法职能。引进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规范开展教育评价。强化教学工作流程与标准,提高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管理及服务行为的监控效果,使教学质量真正得到保证。加强对“银河yh0076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内部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状态数据监测和发布机制,完善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估,完善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2.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及资源信息化建设。以校园网为依托,以教务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以所有师生为用户终端,建立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教学建设、教学成果统计、教学改革与研究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各种教学资源及学习平台建设,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3.积极推进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创新。不断完善优化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建立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辅修专业学习制度和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制度。

(五)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学科专业建设

1.政策引导,激发科研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倡导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思想,杜绝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追逐虚荣等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努力在全校形成与本科高校相称的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业绩考核办法,将科研业绩与评优、评奖、晋升和聘任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科技投入多元化的保障体系。学校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重点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奖励,学术专著出版、学术交流及对外争取科研项目等的资助。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为教师按期、高质量地完成项目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一定的配套经费。鼓励教师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增强发展后劲。鼓励教师重视教学学术研究,校本研究,并积极以科研反哺教学,从而促进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跨上新的台阶。

2.搭建平台,促进产学政研合作。完善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拓展校地合作培养人才的渠道。在会计、财务管理、财政、金融、信息技术管理等专业,与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张家界市、怀化市等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形成产学政研战略联盟,促进学校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为政府调研、咨询、决策的科研活动。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搞好劳动力转移和实用型人才培训工作,争取在科技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同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在资源、技术、设备、场地、人才的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合作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教材、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培训教师。通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定向培养,合作培养人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预就业,开展合作就业和创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专业建设工作组织保障体系

学校制定新设专业建设计划并领导实施,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做好专业调整和新专业设置的论证工作,明确专业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建设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突出特色,明确重点,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与生产性服务业对接的专业,主打财经特色品牌,体现竞争优势。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工作组织体系,确保学校能够根据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需要并结合学校实际来设置新专业。建立由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确保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咨询与审议专业建设中的重大事项,保证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工作遵循教育规律。

(二)加大经费投入,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2016-2020年,拟在专业建设上投入14900万元,分别用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基地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其中,课程建设1000万元,师资队伍建设3600万元,实验室建设6300万元,实习基地600万元,科研经费3400万元。要加大专业调整与建设力度,对具有较强社会需求和良好发展势头的专业,实行重点建设。要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学校、二级学院两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确保专业建设资金需求。鼓励和支持各二级学院开展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新途径,加强与新建专业相银河yh0076的科研院所、企业的密切联系,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鼓励和支持国际合作办学。要改善经费投入结构,逐步将经费投入的重点转移到人才引进和培养、图书资料的选购和充实、实验设备的完善和升级、教材和教学基地建设等决定专业建设水平的项目上来,全面提高经费投入的效益和效果。

(三)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加强专业滚动建设

建立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形成专业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实施专业滚动建设。要通过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评估等工作,对专业梯队建设、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教改成果等进行有效的管理,重点支持和推进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接的专业,促进学校专业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要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些新兴专业、边缘专业和交叉专业。每年要有计划、有步骤的申报3-5个新专业,拟申报专业必须做好前期调研、论证工作,在调查研究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好本专业的建设规划,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和前瞻性。要强化专业建设与企事业单位的结合,充分吸收企事业单位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多种产学研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就业“旋转门”机制,增强学校财经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凸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为一线财经管理人才的职业发展、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附表1: 2016--2020普通教育规模发展规划

年份

当年招生人数

(本科)

在校生人数

合计(人)

当年设置专业数

(本科)

备注

本科

专科

2016

3309

7372

381

11062

24


2017

3400

8323

81

11804

29


2018

3500

9404

0

12904

33


2019

3600

10190

0

13780

38


2020

3600

10471

0

14071

41


 

 附表2: 2016-2020年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数据表

                                                   单位:人

年 份

当年拟引进教师数

实有教师数

专任教师中

优秀专家、教学科研名师、省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专任教师数

 

外聘教师数

 

合计

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人数及比例

研究生教师人数及比例

博士研究生教师人数及比例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培养

引进

2016

21

424

106

477

185

39

314

66

44

9

2

7

2017

40

464

115

522

197

38

394

76

67

13

3

3

2018

64

528

138

597

221

37

457

77

79

13

4

1

2019

75

603

151

679

249

37

536

79

101

15

4

2

2020

80

683

190

778

265

35

629

81

125

16

4

2

注:1.截止到2015年底,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403人(含二级学院正、副院长25人,学生处心理健康和军事理论教育教师4人,外教5人,调剂师资35人);

2.当年拟引进教师数含引进人才数;

3.副高以上职称比例,根据岗位管理最高控制数、新增教师职称相对偏低和1︰18的师生比所要求的教师人数等因素综合确定。

4.在计算教师人数时,外聘教师可按50%的比例计入教师数;

5.“十三五”期间,师资数量按生师比由21.58:1至18:1逐年提高来综合确定,每年教师缺口通过新进教师和外聘教师解决。

6.2016年至2020年,每年退休专任教师数分别为: 2人、5 人、 4 人、11 人、8人。

附表3: 2016--2020年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发展规划

年份

教学仪器设备

(单价800元以上)

图书资料

数量

(万元)

生均仪器设备(元)

数 量

(万册)

生均图书(册)

电子图书

(万册)

2016

4800

4339

126

104

25.4

2017

5600

4744

134

108

30

2018

6200

4805

144

112

35

2019

6700

4862

154

116

40

2020

7200

5045

168

120

45

 

附表4: 2016—2020年专业建设经费预算表

单位:万元

年度

师资队

伍建设

课程

建设

实习基

地建设

实验室建设

(教学仪器设备)

科研

投入

2016

440

160

100

900

600

2017

600

180

100

900

650

2018

700

200

120

1500

700

2019

850

220

140

1500

700

2020

1000

240

140

1500

750

合计

3600

1000

600

6300

3400

银河yh0076“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



银河yh0076教务处 版权所有
©2017  湘ICP备18011312号-1;湘教QS3-2005050000253号